咨询热线

400-021-1751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三分钟解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展史

三分钟解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展史

更新时间:2023-11-30       点击次数:2748
  你可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发展历史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802年乌拉斯登(W.H.Wollaston)发现太阳连续光谱中存在许多暗线。
 
  1814年夫劳霍弗(J.Fraunhofer)再次观察到这些暗线,但无法解释,将这些暗线称为夫劳霍弗暗线。
 
  1820年布鲁斯特(D.Brewster)解释了这些暗线是由太阳外围大气圈对太阳光吸收而产生。
 
  1860年克希霍夫(G.Kirchoff)和本生(R.Bunsen)根据钠(Na)发射线和夫劳霍弗暗线的光谱中的位置相同这一事实,证明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D线,是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Na原子对太阳光谱在Na辐射吸收的结果;并进一步阐明了吸收与发射的关系--气态的原子能发射某些特征谱线,也能吸收同样波长的这些谱线。这是历*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的例证。
 
  很长一段时间,原子吸收主要局限于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未能引起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未找到可产生锐线光谱的光源。
 
  1916年帕邢(Paschen)首先研制成功空心阴极灯,可作为原子吸收分析用光源。
 
  直至20世纪30年代,由于汞的广泛应用,对大气中微量汞的测定曾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原理设计了测汞仪,这是原子吸收在分析中的早应用。
 
  1954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物理研究所在展览会上展出世界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心阴极灯的使用,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商品仪器得到了发展。
 
  195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所物理学家沃尔什(A.Walsh)首先提出原子吸收光谱作为一般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各元素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原子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及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然后在光谱化学学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分析上的应用》。从此一些国家的科学家竞相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能、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宇宙航行等科学对材料纯度要求越来越高,如原子能材料铀、钍、铍、锆等,要求杂质小于10~10g,半导体材料锗、硒中杂质要求低于 10~ 10g,热核反应结构材料中杂质需低于10g,上述材料的纯度要求用传统分析手段是达不到的,而原子吸收分析能较好地满足超纯分析的要求。
 
  1959年前苏联学者里沃夫(В.B.ПьBOB)设计出石墨炉原子化器,1960年提出了电热原子化法(即非火焰原子吸收法),使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有了提高。
 
  1965年威尼斯(J.B.Willis)将氧化亚氮-乙炔火焰用于原子吸收法中,使可测定元素数目增至70个。
 
  1967年马斯曼(H.Massmann)对里沃夫石墨炉进行改进,设计出电热石墨炉原子化器(即高温石墨炉)。
 
  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了"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过去难以用直接法测定的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有了可能。
 
  1971年美国瓦里安(Varian)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纵向加热石墨炉,并首先发展Zeemen背景校正技术。
 
  1981年原子吸收分析仪实现操作自动化。
 
  1984年*连续氢化物发生器问世。
 
  1990年推出世界上先进的Mark V1焰燃烧头。
 
  1995年在线火焰自动进样器(SIPS8)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1998年*快速分析火焰原子吸收220FS诞生。
 
  2002年世界上首套火焰和石墨炉同时分析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生产并投放市场。
 
  现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新的电子技术,使仪器显示数字化、进样自动化,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使整个分析实现自动化。
 
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 联系人:销售部
  •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南乐路1276弄115号9号楼6层
  • 邮箱:metash@163.com
  • 传真:021-64550468-8010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4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9006507号-2    sitemap.xml    总流量:621731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