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4550709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一文厘清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核心区别​

一文厘清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核心区别​

更新时间:2025-09-03点击次数:69
  在分析检测领域,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是常用的光学分析设备,但二者并非等同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及“通用与专用”的关系。许多用户易混淆二者概念,实则从波长范围、技术设计到应用场景均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四大核心维度展开对比。​
  一、定义与范畴:从属关系明确​
  分光光度计是广义的光学分析仪器统称,指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测定物质浓度或进行定性分析的设备。根据检测波长范围的不同,可细分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个类别。​
  紫外分光光度计则是分光光度计的一个细分品类,专门针对紫外光区域的光吸收特性进行检测,是“专用型”设备;而我们常说的“通用型分光光度计”多特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覆盖紫外区与可见光区,适用范围更宽泛。​
  二、核心技术参数:设计差异显著​
  1、波长范围与光源不同​
  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通用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型):覆盖190-760nm,需搭配两种光源——紫外区用氘灯(发射190-400nm紫外光),可见光区用钨灯或卤钨灯(发射400-760nm可见光);​
  紫外分光光度计:仅聚焦190-400nm紫外区,通常仅配备氘灯,无需可见光光源,部分机型会拓展至近紫外区(400-800nm),但核心检测区间仍为紫外段。​
  2、单色器与检测器适配性不同​
  通用分光光度计:需兼顾紫外与可见光的色散,单色器多采用光栅(色散均匀、分辨率高),检测器常用光电倍增管(适配紫外区)与硅光电池(适配可见光区)组合;​
  紫外分光光度计:专为紫外光设计,单色器光栅的紫外区色散精度更高,检测器仅需光电倍增管(对紫外光灵敏度强),无需适配可见光的检测元件。​
  3、样品池材质不同​
  通用分光光度计:因需适配紫外与可见光,样品池需用石英材质(石英不吸收紫外光,也可透过可见光);​
  紫外分光光度计:仅检测紫外光,样品池石英材质;若为仅检测可见光的分光光度计,则可用玻璃样品池(玻璃会吸收紫外光,不可用于紫外检测)。​
 

紫外分光光度计

 

  三、性能特点:专用性与通用性的分野​
  通用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型):适用范围广,可同时满足紫外区(如有机物定性)与可见光区(如金属离子定量)检测需求,但在单一波长区间的检测精度略逊于专用机型;​
  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区检测精度高、灵敏度强,因聚焦单一波长区间,光路设计更精简,稳定性更优,但无法检测可见光区的物质吸收特性。​
  四、应用场景:精准匹配不同检测需求​
  1、通用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型):多领域“全能型”​
  水质检测:COD、氨氮、总磷等(可见光区);​
  食品检测:色素、防腐剂(紫外区)、重金属离子(可见光区);​
  医疗检测:血糖、蛋白质(紫外-可见光区均有应用)。​
  2、紫外分光光度计:专注“紫外专属”场景​
  有机物定性定量:如苯、苯酚等芳香族化合物(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峰);​
  核酸与蛋白质分析:DNA、RNA的260nm吸收峰,蛋白质的280nm吸收峰;​
  药品检测:抗生素、维生素等在紫外区的含量测定(如维生素C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
  简言之,分光光度计是“大家族”,紫外分光光度计是其中的“专项能手”。选择时需明确检测波长需求:若需兼顾紫外与可见光检测,选通用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若仅专注紫外区物质分析,专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是更精准、高效的选择。
 

关注公众号

移动端浏览
热线电话:021-64550709/64550390

Copyright © 2025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9006507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